设为主页|收藏本站

网站首页 / 正文
新闻中心
党委副书记、校长 王金胜在2023届学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上的致辞
  • 发布时间:2023-06-27 17:27:08
  • 来源:
  • 浏览次数:
  • 文字:

党委副书记、校长 王金胜在2023届学生毕业典礼

暨学位授予仪式上的致辞


从长医启航,重医学实践、建时代新功

——2023届学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上的致辞

党委副书记、校长 王金胜

20236月28日)

各位老师、同学,各位家长、来宾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们隆重举行长治医学院2023届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为2023届毕业生行拨穗正冠之礼,共同庆祝大家顺利完成学业,迈向崭新的人生征程。在此,我代表全体师生员工,向各位毕业生同学表示最热烈的祝贺!也请你们和我一起,向养育你们的父母,关心帮助你们的师长,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每临毕业季,我们总有许多感慨,对于2018、2019、2020级的大家而言,尤其如此。因为疫情,你们的大学生活,少了一些校外故事,多了不少与长医校园,与老师同学们的有趣互动。在校园里的某个小角落、某间自习室,或许藏着你们大学青春最深刻的回忆。在全体网课、极少漫游的日子里,你们更加深刻感悟到书本之力量、知识之广袤、教育之可贵。在病毒肆虐、疫情暴发的3年里,我们停课不停学、师生在一起,迎接大家返校、护送你们返乡,身虽隔远,心更相亲。绿荫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在专属于长医的记忆里,我们共同感受了团结的力量、坚守的力量;我们收获了真挚的师生情谊,体悟了“国之大者”、医者仁心、人间大爱;我们一同携手,熬过了漫漫寒冬,迎来了胜利曙光,收获了更加成熟的自己。学校为你们骄傲,也为你们自豪!此时此刻,一曲骊歌起,万分不舍心。我有几点希望,想装进同学们的行囊,让它们陪伴着你们穿越长长的山海,走过漫长的季节,不惧隐秘的角落,成就一个年少有为的自己!

第一,希望你们找准人生的“理想坐标”。大学本科毕业、研究生毕业,可堪人生之大事。但更多的人生大事,往往在大学毕业后才刚刚开始,考研、读博、求职、成家、立业……每一步都是对心性意志的打磨和价值取向的考验。作为校长,我希望大家能厚植家国情怀,找准人生的“理想坐标”,在实现“大我”中成就“小我”,不要因为“内卷”就轻言“躺平”,不要因为追逐个人的“小确幸”就忘记时代的“大舞台”。长医人历来厚植家国情怀。我们的家国情怀有多深?我想举个例子。2020年的春节,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严峻,附属和济医院呼吸内科主治医师王婷,向医院党委递交了请战书,请求奔赴武汉,参与患者救治工作。在王婷医生的请战书里,她写道:“江山是爷爷那一辈人打下来的,唐山大地震我叔叔参与救援,非典我爸爸去支援,现在轮到我了,我不会说什么慷慨激昂的话,但是保家卫国,责无旁贷。”就这样,她拎着父亲17年前在非典一线用过的行李箱,踏上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场”。援鄂56天,王婷医生累计参与救治重症患者114名,其中危重症病患22名,参与救治患者均康复出院,为打赢湖北“保卫战”、武汉“保卫战”作出了积极贡献。若问何花开不败,英雄创业越千秋。三年疫情,一千多个日日夜夜,在被疫情侵蚀的记忆里,长医人初心不改、为国为民,这就是我们长医人的家国情怀。

第二,希望你们锤炼担当的坚强臂膀。什么是担当?担当是责任、是勇气、是奉献。往大里说,是一种责任感、使命感;往小里说,是不怕困难,能担事。长医人历来讲担当、长医人从来有担当——185名长医“第一村医”奔波在田间地头、留在太行山区的脚印,是我们的担当;2000余人次“长医战士”逆向出征、奔赴疫区的背影,是我们的担当……在座很多同学,包括我在内,都是医学专业的毕业生。作为医者,我们的担当,是要通过自己的专业知识,给患者提供更加科学、有效、合理的诊疗方案。我们面对的,不仅仅是疾病,更是有思想,有情感的人,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保持医者的初心,对生命的敬畏。如果我们连生命都不敬畏,医学技术再发展再进步也无济于事。在此,我郑重向各位同学推荐一本书——《医学的温度》,作者是中国科学院院士韩启德教授。一本薄薄的小书,字句平实通俗,读起来却犹如黄钟大吕,道出了医学的真谛,追问了生命的本质。韩启德教授在书中回忆了儿时一次生病住院的经历,尽管用的是很一般的药,医护人员的关爱却让他第一回感受到来自父母和家庭之外的温情。正是这份温情奠定了韩启德教授一生的事业,成为一代良医。同学们,物质不能湮没人性,科技不能替代人文。病人不仅需要缓解疼痛的妙药,更需要抚慰悲伤的灵丹,如果这份抚慰来自医生,那简直就是脱离苦海的希望。希望同学们始终保持敬畏生命的初心,面对名缰利锁时,不忘医学的温度;面对有限生命时,竭力拓展生命的宽度;面对迷茫前路时,依然坚守医学的厚度,成为精诚、赤诚的好医生。

第三,希望你们做好吃“苦”的心理准备。今年五四青年节,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同学们回信时,勉励青年们要有“自找苦吃”的精气神。对于大家而言,新时代的“苦”,不是旧社会饥寒交迫、朝不保夕的绝望之苦,不是革命战争年代炮火连天、舍生取义的奋战之苦,也不是新中国成立之初,物资短缺、全面落后、从无到有的追赶之苦。今天的苦,是扛起新时代责任的压力之苦,是创造美好生活的追求之苦,是“乱花渐欲迷人眼”的诱惑之苦,是甘愿“板凳要坐十年冷”的坚持之苦。毕业之际,作为校长、作为学长、作为老师,我希望将天下所有美好的祝福都送给大家。然而,就人生阅历而言,我更深知,不经一番“寒彻骨”的历练,不当几回“热锅上的蚂蚁”,不在“火热一线淬炼”,根本不可能练就干事创业的“钢筋铁骨”。1969年,习近平总书记还不满16岁,去往梁家河大队插队。种地、拉煤、打坝、挑粪……知青习近平几乎什么活儿都干过,什么苦都吃过,是乡亲们眼中“吃苦耐劳的好后生”。回忆知青岁月,习近平总书记讲:“我对自己的首要要求就是‘自找苦吃’。”同学们,当祖国需要、人民呼唤、时代要求时,希望大家勇于奔赴最前沿和第一线,在戈壁荒漠、沿边沿海、雪域高原、边远山区,在科技创新、改革试点、项目建设、临床一线,善于发现“苦”的价值,挖掘“苦”的意义,品尝“苦”的果实,磨砺心性,锻炼才干,迎来既“甜蜜”又充实的人生。

第四,希望你们练就奋斗的过硬本领。刚才,我看到不少同学拿出手机,用自拍的方式记录这难忘的一刻。如果自拍有段位,王者级别的自拍,应该是记录自己奋斗的样子,在奋斗中展现自己最美的一面。在本届毕业生中,有3位本科生同学——赵麟、刘圆圆和张思淼,以共同第一作者身份,在SCI一区杂志发表学术论文。作为指导教师之一,我一路见证她们查询专业术语,翻译众多文献,反复推敲大纲,多次修改论文,实现了从学术小白到科研新星的蜕变。这是一种奋斗的姿态,更是大学生应有的状态。人生天地间,各自有禀赋,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奋斗是让生命更加丰满、更加精彩、更加难忘的秘诀。时代大潮中,没有人能够真正“躺平”。任何时候,只要“躺”下,就断无“赢”的机会。向阳而生者,难至迟暮;自强不息者,永远青春。在互联网时代,希望大家去掉“滤镜”,打开“原相机”,理性审视自身、审视生活。特别是,要拨开表面的乱象、抓住问题的本质,尽可能与良师益友、广阔的天地产生联结,不做过客、不当看客,不懂就学、不会就练,对想做的事要敢试敢为,努力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把理想变为现实。希望大家在与时代、人民的同频共振中,在服务社会的充实生活里,打造人生独特的风景。

同学们,五龙山下,漳水河畔,桃李争妍满园春。离别之际,千言万语道不尽学校对你们的牵挂和祝福。我知道,你们虽然有时候还不够成熟,但更多的时候,你们却懂事得让人心疼;我也知道,你们虽然嘴上爱说“躺平”,但实际上很拼、很燃,很热血;我更知道,在信息的迷雾里、在竞争的赛道上,你们渴望成功、更渴望得到认可。每朵花都有它的花期,静待花开,需要时间沉潜。希望你们既能向云端,探寻知识的宏大与壮美;又能重实践,摸索出抚慰人心的妙术良方。愿你们既能坠入爱河、得良人相伴,更能携手并肩、共建美丽中国;愿你们拥有不离不弃的满头秀发,能屈能伸的腰椎、颈椎,彻夜长谈、陪你奔跑的挚友、爱人,在充满人间烟火气的大美中国,迎来尽兴、赤诚的人生。

同学们,学习再忙、工作再赶,也要好好吃饭,少熬夜、多锻炼,做一个爱笑的人。你们永远是长医最宝贝的“宝贝”,祝你们“长”征万里,“医”帆风顺!毕业快乐!


上一条:我校举行2023届学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
下一条:招就处开展就业创业政策宣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