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收藏本站

网站首页 / 正文
新闻中心
校长王金胜在第五届教职工代表大会暨第四届工会会员代表大会上的工作报告
  • 发布时间:2023-11-27 09:39:05
  • 来源:
  • 浏览次数:
  • 文字:

解放思想 继往开来 踔厉奋发 埋头苦干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长医篇章

党委副书记、校长  王金胜

2023年11月25日)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学校,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各位代表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这次大会,是在我们全方位落实“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精准实施山西省高等教育百亿工程,系统推进“五个全面”战略布局,协调提升医教研水平,立足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医科院校,向着建设百年长医的宏伟目标奋进,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科技、人才和医疗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按照学校第三次党代会确定的工作任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锚定目标、深化共识,鼓足干劲、踔厉奋发,扎根上党大地,牢记“国之大者”,全方位推动各项事业取得新突破,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长医篇章。

一、过去两年工作回顾

自上次“双代会”以来,近两年时间过去了。这两年,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坚持“五个全面”战略布局,围绕“补短板、强特色、塑精神、重服务、应用型”的发展思路,深入推进“长医‘128’转型发展计划”,在深化一个引领——党的建设上系统发力,在抓住两个关键——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上有的放矢,在实施八大重点工程——科学技术发展、人才队伍建设、管理水平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智慧校园建设、校园文化建设、附属医院发展、服务区域社会上成果丰硕,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进展。

第一,全面加强党的领导,深刻践行“两个维护”。我们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高效率完成“中心组学习规范年”建设,不断强化全校师生做到“两个维护”的高度自觉。我们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党委常委会、校长办公会年均决策学校发展改革事项500余项,推动党建优势进一步转化为发展优势。我们以强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师生头脑”为主线,以红色基因、精神传承为路径,以课程思政为抓手,落实处级以上干部联系学生班级制度,发挥“五老”优势,完善“书院+院系”双院制学生管理,坚持“五育”并举,打造“六维相济”育人体系,强化“三支队伍”建设,筑牢意识形态阵地,抓实国家安全教育、普法教育,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开创“三全育人”新格局。我们团结凝聚党政群团各方力量,两年推动200余项年度工作要点落实落细,完成包括改善附属医院办院条件等在内的校党委承诺师生员工23件实事,高标准完成对师生员工的履职承诺。我们以基层党建提升年为契机、以20项强基工程为抓手,精准定位、科学谋划,开展党建品牌创建工作,让党建品牌成为党建引领业务发展的旗帜,着力提高基层党组织建设质量。我们坚持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向纵深推进,扎实开展医疗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系统推进清廉学校建设,以强化“关键少数”监督为着力点,确保严于律己、严负其责、严管所辖,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巩固拓展。

第二,全面深化各项改革,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我们实现“申硕”目标,临床医学、护理和药学被增列为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首届招考培养工作顺利推进;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医学技术、生物医学工程等专业申硕工作准备有序。我们紧盯“提质”目标,完成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推进临床教学同质化管理,顺利通过教育部临床医学类专业认证;获批“山西省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单位”立项;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个;中药学等5个专业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荣获省级教学改革创新研究项目65项,获批省级一流认定课程7门,建设课程4门,培育课程7门;获批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认定1门,培育建设3门。我们确定“争先”目标,坚持“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早实践、多实践、反复实践”的递进式教学体系,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54项;药学专业位居校友会2023中国大学药学专业排名(应用型)榜首;学校代表队在“第三届全国精神医学专业本科生临床技能竞赛”总决赛中荣获一等奖;在“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省赛1金4银3铜的好成绩,实现金奖零突破;在十三届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总决赛中获省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体育、美育教育改革稳步推进,“一系一品”活动有声有色。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立项国家级实践团队7支、省级实践团队5支。2022届、2023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到80%以上。我们咬紧“扩容”目标,不断激活办学思路,建筑面积38,370㎡的图文教学楼顺利投用,新图书馆开馆;五龙校区4,581㎡的多功能教学楼全面启用;建筑面积6,800㎡的五龙校区学生宿舍楼项目进场开工;新校区大健康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入选山西省教育强国推进工程2023年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得到省发改委批复并将于明年开工建设;新校区第二批建设用地(300亩)报批手续基本完成,学校“蜗牛壳里做道场”的办学困局逐渐破解。我们狠抓“增列”目标,上党中药材现代产业学院被认定为第二批省级现代产业学院;长治市中医医院、长治市中医研究所成为我校附属医院,申报中医学本科专业,通过教育部教指委初审,进入复审阶段;成立康复医学系,太原和平医院成为我校教学医院,晋城市第二人民医院为我校实习医院;长治市人民医院、长治市第二人民医院成为我校第三、第四临床学院,并全面承担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工作,迎来了第一批本科生。学校入选第二批全国急救教育试点学校,健康管理系获批教育部教育供需对接育人项目,临床技能中心入选省级大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目前,学校拥有直属附属医院5所、非直属附属医院9所,教学医院22所,实践教学基地142个。

第三,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和内涵建设,激活学校发展动力。我们修订了《长治医学院高层次人才引进与管理暂行办法》,完善校、院两级人才引进工作机制,全职引进高层次人才45名。我们提出“宜研则研、宜教则教、宜管则管、宜医则医”人才培育思路,实施青年博士“3+3培养计划”,遴选6位青年博士进入计划,资助14名青年教师攻读博士研究生,选派21名青年骨干教师到国内外高层次学校访学进修,人才引育提质增效。我们夯实科研根基,完成山西省“133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计划项目、重点创新团队建设计划项目、立德树人“好老师”课程建设计划项目结题工作;获批学校首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首个省级厅市共建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2个长治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长治市重点实验室,2个长治市技术创新中心,建设6个校级研究所;申报各级各类项目206项,科研经费达1214.7万元;发表SCI收录论文近400篇;专利授权112项,其中转让专利9项,谭铮教授荣获“长治市高质量发展优秀人才突出贡献特别奖”,消化道肿瘤的基础研究与临床转化科研团队荣获“长治市高质量发展创新团队”。我们厚植校园文化,总结77年办学实践形成的光荣传统,扎实推进校史馆建设,初定《长治医学院校史》出版稿,打造《“第一村医”——我们在太行山上》系列广播剧;开展“读懂中国——老少共话二十大 踔厉奋发新征程”活动,用长医“三大精神”教育引导学生传承红色基因、担负历史使命;推出学校宣传片《瞻延望岳 济世报国》和招生宣传片《18岁的你》,展现学校良好形象。学校获评“创建省委教育工委文明校园先进学校”、附属和平医院获评“省委教育工委文明单位标兵”、附属和济医院获评“省委教育工委文明单位”。

第四,全面融入区域社会,开辟学校发展新赛道。我们贴心助力送医下乡,在全国率先组织“第一村医”工作队,派出6批220余人助力乡村振兴,创新“互联网+第一村医”工作模式,开通互联网问诊热线,开展疾病筛查等10余项工作,深入群众接诊12,000人次,服务辐射人口达20余万人,中央农委予以关注,新华社以及《半月谈》《中国青年报》《农民日报》《山西日报》等媒体、报刊相继报道。我们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推进附属医院托管长治市6所县级人民医院,向医联体成员单位及托管医院派出180余人次,长期派驻托管医院支援人员80余人;积极落实双向转诊,发展373家远程医疗协作点,107个远程心电服务站。我们全面提升医疗服务质量,附属和平医院重症医学科入选2023年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实现向“国字号”进军征程上的历史性突破;中医科获批“山西省中医优势培育专科”;神经内科被确定为2023年度省级临床重点专科。附属和济医院申报新技术、新项目27项,医康融合工作稳步推进,成立介入诊疗中心、风湿免疫科,开设神外脑血管病等专病门诊。附属和平医院血液内科、附属和济医院普通外科双双入选山西省拔尖学科和成绩较好的医学重点学科名单。附属淮海医院打造优势特色品牌,普通外科率先在市内开展微创保胆和单孔腹腔镜技术治疗胆囊结石,综合楼群项目建设稳步推进。附属惠丰医院转型发展,成功申报“山西省医养结合服务质量提升工程”项目,获得医养结合专项资金支持,通过省民政厅养老院四星级等级初评,获“山西省老年友善医疗机构”称号。附属清华医院接工作将于年底完成。我们强化校地合作,深化产教融合,与潞城区政府共建“长治市大健康公共服务基地”,颐养中心、暖心窝颐养之家、医养结合护理楼正式投入运营。我们推进京长合作走深走实,全方位对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和平医院、附属和济医院分别获得北京朝阳医院、宣武医院的鼎力支持。我们完善校友工作体制机制,成立6个校友工作部,7个校友工作部筹备组,建立22个校友工作联络群,组织开展“杰出校友返校捐课”“长医校友论坛”活动42场,完成浙江校友工作部换届。

特别是,我们压茬推进校本部两个老旧家属区改造工程,成立业主委员会,引进社会化物业服务;推进改建职工停车场、教工餐厅、老干部活动中心;筹建教工活动中心;发放离退休人员专项绩效;新建学生艺体中心、就业训练中心、乒乓球训练中心、社团活动中心,从安居长医、乐居长医,到舌尖上的长医、运动场上的长医,我们一直在努力,努力让每一位长医人的生活过得更幸福!

事非经过不知难,成如容易却艰辛。我们取得的一切成就,是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领航掌舵的结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的结果,是校党委团结带领全校师生顽强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学校向全校师生、医务工作者、干部职工、广大校友,尤其是在疫情防控工作中作出重要贡献的所有人员,向老有所为、心系学校事业发展的全体离退休老同志,向多年来关心、支持和帮助长治医学院建设与发展的各级领导、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二、工作启示与面临的问题

过去年取得的成绩弥足珍贵,经验值得总结——

我们深刻认识到,必须始终坚持和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作为中国共产党最早创建的医学院校之一,长治医学院在党的领导下建校、成长、发展、壮大。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我们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做好长医工作,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我们要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保持一以贯之的坚定立场、一如既往的赤子情怀、一脉相承的价值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一批又一批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一代又一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我们深刻认识到,必须始终坚守厚德精业、济世报国的校训。长医并非清华北大,也非协和湘雅。在综合实力和学科专业实力并非一等的情况下,我们近年来的发展速度、奋进态度却能够保持一等。这份一等的进取心来源于我们共同的精神特质——校训。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办大学,从来都无法毕其功于一役,从来都是滴水石穿、厚积薄发、百年树人。回望来时的路,校训精神如灯塔一般,指引我们在困境中坚守,在坚守中破局,在破局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我们要持续立足于伟大建党精神,从“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太行精神,“全心全意、精益求精”的白求恩精神,“厚德精业、济世报国”的何穆精神中汲取养分,坚定信心。

我们深刻认识到,必须始终紧紧依靠、信任、关爱教职员工。天大的英雄,也来自老百姓;海一样辽阔的事业,最终要依靠每一位教职员工的奋楫前行。扎根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关爱群众,长医事业就会有源源不断的生机与活力。各位代表要多接地气、多存大气,把职工的事当家事,认真做好政策的解释说明,积极反映教职员工的诉求建议,主动搭好“民意直通车”,当好民意“收集员”、问题“记录员”。各单位(部门)的负责同志要站稳群众立场,从群众的“牢骚话”里找差距,“刺耳话”里找问题,“对症下药”,当好“服务员”“办事员”,让人民群众发自内心“点赞”。

我们深刻认识到,必须保持定力耐力,立足上党大地办学办医。长医作为教育、科技、人才、医疗的集中交汇点,承担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守卫健康的重任。近年来,学校精准研究、系统施策,推进第一村医工作队助力乡村振兴,和平医疗集团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大健康公共服务基地和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省市级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创新中心、产业研究院等的建设……在服务区域社会的过程中,我们找到了学校转型发展、提升能级的“蓝海”。这一场探索殊为不易,必须保持定力耐力,持之以恒走下去。要时刻牢记与上党大地的血肉联系,心怀“国之大者”,着眼“为民小事”,立足大时代,服务大民生,才能不断校准偏差、找准方向。

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前进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挑战,学校工作中仍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办学办医理念仍需进一步更新,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还不能完全适应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二是学校人才队伍建设、学科建设为高质量人才培养、高水平科学研究赋能尚显不足,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中发挥作用还不突出;三是学校办学、医院办医条件仍然薄弱,校园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支撑体系与高水平大学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四是现代化治理结构和治理体系还有弱项,与同类院校相比,学校事业发展相对滞后。我们要直面这些问题挑战,以更扎实的举措,尽心竭力改进工作,不辜负全校师生期待!

三、2024年主要工作

党的二十大吹响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进军号,发出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员令。做好今后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抓好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保持定力、勇毅前行,以贯彻学校第三次党代会各项安排部署、落实“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实施山西省高等教育百亿工程为牵引,锚定更高的目标,一步一个脚印走、一棒接着一棒干,持续提升学校办学办医水平,加快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医科院校,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新贡献。

立足工作实际,要把握重点、握指成拳、系统发力,做好以下工作。

(一)强化政治建设领航。对照学校基层党组织20项强基工程和五星级党支部创建标准,通过举办专题培训班、强化宣传教育、规范组织生活、丰富研学活动、完善硬件设施,推进药学院、护理学院、第一临床学院建设成为党建标杆院系;附属和济医院肾内党支部、机关第一党总支第一党支部、基础医学部党总支学生党支部、思政部党总支第一党支部、人文艺术传媒系党总支健康传媒党支部建设成为党建样板支部;医学检验学系党总支教工党支部书记、精神卫生系党总支教工党支部书记、健康管理系党总支教工党支部书记建立“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持续推进“清廉长医”建设,创建党建示范高校

(二)深化思政教育铸魂。“时代新人铸魂工程”为目标,以思政工作十二项工程为抓手,建设VR党建馆。着力建设3个省级“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探索建立长效机制,构建具有医学院校特色的“大思政”工作格局。设立2个“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工作室”,以“名师带教、交流研讨、共同发展”为宗旨,以工作室名师专长为基础,将工作室建设成集教学、科研、理论宣讲、服务学生发展等职能于一体的教师合作共同体。建强原有的潇潇辅导员工作室、“薇光”辅导员工作室、“艺实”辅导员工作室、“青春同伴”辅导员工作室等4个辅导员工作室,创建“医路同行”资助育人辅导员工作室和“小影”辅导员文化育人工作室,推进创建1个省级“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创新基地1个省级心理健康教育示范中心,提升我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紧盯卓越人才培养。以学校现有的临床医学专业“何穆班”为试点,构建“高水平应用型临床医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构建双师型教学团队、实施分阶段教学、构建新的人才创新能力评价考核体系,建设大学生“小学期”实践能力建设项目,推进学校本科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改革。针对药学、护理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建设2个产教融合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天然产物研究与利用”产教融合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全生命周期人群健康管理”产教融合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推动我校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培育建设临床技能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发挥示范中心的育人功能,推进学科专业高水平建设和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

(四)抓实创新创业提升。开设创新创业必修、选修课,建立多层次、立体化的“双创”教育课程体系。研究制定《大学学生创新创业弹性学制和休学管理办法》《大学学生创新创业学分认定和转换管理办法》,体现学习成果创造性和多样性的评价。加大对创新创业项目的扶持力度,促进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向创业实践转化。以辅导员队伍为依托,聘请创业者、企业家担任学生创新创业课授课或指导教师,建设专兼结合、规范高效的“双创”师资队伍。积极开展专业教师创新能力培训,加强“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建好“双创”信息服务平台,为学生实时提供国家政策、市场动向等信息,做好创业项目对接、知识产权交易等服务。

(五)强化学科梯队建设。聚焦地域高发肿瘤、血液系统疾病、代谢性疾病防治领域等重大医学问题,构建省级平台和基地;持续加强附属医院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省级医学重点学科、省级临床重点专科、省级高校重点建设学科等的建设,强化特色学科优势。围绕上党中药材资源综合开发与利用,与振东集团、平顺中药材特色专业镇联合,打造产学研用一体化科研体系。立足建设健康中国、健康山西,在“老年慢病管理与健康促进”“老年认知障碍者心理行为干预”“慢病高危人群健康干预”“妇儿健康管理与促进”等方向上不断拓展丰富内涵,满足重大疾病、重点人群临床护理需求。分层次、分类别、多渠道推进护理学科队伍建设,打造优势学科骨干团队,以高质量的学科建设带动护理人才培养和护理服务能力提升。以新医科建设为统领,给予基础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医学技术、生物医学工程4个学科重点支持,争取新增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

(六)推进优势专业建设。根据2023年教育部临床医学类专业认证反馈意见,不断优化临床医学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强化4所临床学院建设,完成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任务。提高7个省级一流专业的社会声誉,推进药学、护理学2个专业通过三级专业认证;预防医学、医学实验技术、医学检验技术、生物医学工程4个专业通过二级专业认证。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医学人才的需求,契合长治市中医药强市战略和学校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医科院校的发展需要,增设中医学五年制本科专业。结合我校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支持音乐治疗学和传播学(健康传播方向)专业做出特色

(七)加强精准集智科研。基于衰老机制研究与转化应用厅市共建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山西省智能数据辅助诊疗工程研究中心两个省级科研平台,有效促进实验室大项目、大成果产出。建设上消化道癌基础研究与临床转化山西省技术创新中心、上党中药材品质提升与利用厅市共建山西省重点实验室两个优势科研平台,提升平台成果产出能力。扎实做好省卫健委重点实验室验收和后续建设工作,推进校级重点实验室、长治市重点实验室和技术中心的建设与考核,促进科研平台高质量发展。多渠道引进衰老机制研究和消化道肿瘤领域有丰富经验和卓越成就的团队领军人才,组建并资助4个校内青年科研团队,精准提高科研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八)提升服务社会能力。深化校地合作、产教融合,持续开展好第一村医”、上消化道肿瘤高发区早癌筛查基层卫生人才能力提升培训等项目,做好大健康产教融合实训基地项目建设,系统高效推进我校承担的《健康长治促进行动实施方案》5大项目,接续打造服务区域的新亮点、新品牌。深化调研、科学施策,做实和平医疗集团,牵引附属和平医院、附属和济医院借助京长医疗对口帮扶契机,不断提升办医实力;引领附属淮海医院、附属惠丰医院、附属清华医院找准发展定位,凝练办医特色;推动各托管医院立足实际、提升水平。建好上党中药材现代产业学院,打造产业链、创新链、教育链、人才链融合联动的新范式。依托长治市大健康公共服务基地,聚焦护理学、康复治疗学、生物医学工程等重点建设专业,面向“信创产业+智慧健康应用”领域,建成集人才培养、技术研发、社会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产教融合共同体——智慧康养现代产业学院。聚焦地方经济发展需求,通过药学院对接平顺上党中药材专业镇,建成上党中药材产业技术研究院(上党道地药材产业技术研究院),搭建基础研究到成果转化落地的桥梁,推动标志性成果的转化。

(九)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实施优秀博士引进计划青年博士能力提升计划2024年预计引进博士40名左右,其中国内高水平大学青年博士15~20名;遴选有发展潜力的5~6名博士进入“3+3”青年博士培养计划,引进海外人才1名,柔性引进学术技术带头人3~5名,组建“1+1”项目研究团队3~5个。从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育教学改革以及教学成果推广四个方面,对教师实施个性化培养支持,2024年预计外派10名左右青年骨干教师到国内知名大学进修访学,支持3~5名青年教师攻读博士学位,举办3~5次外请知名教育专家来校讲学、举办教师工作坊等活动。完善教师职业成长档案,以师德师风建设为首要任务,以教师职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推进过程化、精细化、精准化管理,校院教研室三级联动,培育更多长医“大先生”。

(十)推动对外交流合作。鼓励在校教职工积极申报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出国留学项目、山西省省筹资金公派出国留学项目,设立校内出国访学项目并选派优秀中青年教师出国访学。新增1~2个大学生联合培养基地,在导师互聘、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红色教育、思政基地建设、研究生联合培养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开办联合培养大学生暑期学校,扩大联合培养奖学金规模,设立联合培养学生专题科研项目,促进学校与国内高水平高校之间的学术合作与交流。与声誉良好的国外大学、医院建立合作关系,开展留学实习项目,鼓励实习内容相对独立的专业(如护理学、康复治疗学)将部分实习安排到国外,与国外合作大学、医院签订协议,力争派出第一批学生进行实习或短期访学交流。

(十一)提升管理服务能力。持续推进学校管理“制度化”院系考核“指标化”教师评价“档案化”,强化各单位(部门)的政策法规学习水平和能力,深化治理思维和治理方式改革,为高质量转型发展筑牢智慧基础。持续扎实做好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着力推进新校区建设用地审批,积极筹措新校区项目建设资金,保障新校区建设工作不断取得实效。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健康大数据中心,实现医疗健康数据共建、共享和共治;改造升级完善校园网,提升网络资源服务教学科研效能;优化一站式微服务平台,丰富一站式办事大厅,为师生创设安全高效的上网环境和条件。

各位代表、同志们,我们万分有幸,见证了77岁的长医,在新时代的春风中浴火重生、振翅高飞,实现动人蝶变;长医也万分有幸,拥有一群充满激情、干劲、活力的教职员工。玉兰花开迎春来,绿荫葱葱伴夏去,橙黄桂香增秋色,雪霁初晴隆冬日。光阴的故事里,你们是长医的主角、长医最可爱的人。过去两年,你们朱颜虽改,但志气不减;白发日增,但功业更盛。在新时代的征途上,长医每个人都是见证者、亲历者、奋斗者、捍卫者。你们在最美好的年华里,为我们共同的中国梦、长医梦而奋进拼搏,成为长医最宝贵的财富。在疫情防控的急难险重时期、在疫情过后的全面发展时期,我们守望相助、同舟共济,众志成城、披荆斩棘,汇聚起一股又一股的澎湃春潮,推动长医迈上更高的舞台、去往更美的远方!

栉风沐雨、春华秋实,为的是拼出一个更加美好的长医、更加壮丽的明天!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医科院校的信心决心,按照第三次党代会确定的工作目标,以实施“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山西省高等教育百亿工程为抓手,谨记师生的期盼,勇扛历史重担,把准时代脉搏,继往开来、勇毅前行,迎接学校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新发展,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长医篇章!

谢谢大家!


上一条:长医喜讯|我校学生在“第七届全国医药院校药学、中药学专业大学生实验技能展示活动”中斩获佳绩
下一条:聚力,奋进!长治医学院第五届教职工代表大会暨第四届工会会员代表大会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