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4日 周二 立春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为了减少沾染病毒机会,更方便穿脱防护服,为救治患者争取宝贵时间,早饭后是集体剪头发的时间,12个长发女孩儿排好长队,一个个修剪。
兆芳第一个站出来,小霞拿起了剪刀。正准备剪时,兆芳突然“啊”了一声,流出了眼泪。她是一个特别爱美的漂亮女孩儿,当她稳定好情绪后,又坚定地告诉小霞,剪吧!随着咔嚓咔嚓的声音,头发依次剪好,大家都没有说话,但是每一个人都有着不同的表情,随后成华告诉我说,其实都哭了。
下午,通过医院的紧急协调安排,我们的生活物资源源不断地送到酒店。千里之外,我们感受到了我们医院的巨大后盾力量,感受到了和平人的温暖支持,让我们在前方没有了后顾之忧,在此23位队员,向医院,向领导,向全体和平人表示感谢!
晚间,经过不断地穿脱防护服练习。李锐、远征就要出发啦。祝福他们,加油!
2月5日 周三 晴
经过省队护理组带队张主任的协调安排,和平护理组的20个护士被分成了两组,第一组今天早上七点出发。出酒店门的时候,伙伴们互相打气加油,鼓励对方。出发时,我们接到了临时通知,今天十个护士只要上八个人就可以,那么是谁上谁不上呢?
我果断地提出,今天谁状态不好,不舒服谁不上,没有人主动说自己不舒服。
文丽说话了:“护士长,慧娟今天生理期,让慧娟休息吧”。
"好,慧娟休息,和慧娟同组的鸿兰一起休息。"
可是她们俩却抢先说:“让我们陪你们一起去吧。”
我红着眼眶拍了拍她们的肩膀:“好好休息,保证我们的后勤工作”。
慧娟是个不善言辞的女孩儿,平素说话柔柔的,但此刻的她果断而大声的说:“放心,我们一定做好!”
隔离病区的感染风险最高,医护人员进入隔离病区前,必须做好个人防护措施,穿戴个人防护用品包括戴N95口罩、戴帽子、穿防护服、戴手套、戴防护眼镜、穿防护鞋套……面对如此冗长繁琐的穿戴步骤,每一次的穿戴对于医护人员来说都是一次挑战。
穿防护服时我见到了远征,他是昨晚的夜班。
我问远征:“辛苦吗?”
远征却首先说:“千万注意个人防护。”
“累吗?”
“昨天晚上50个病人,我们三个医生要全面了解病人的动态,中午11点才能回到酒店。”
“一定注意休息。”
简短的对话后,远征在我们的防护服上郑重地写上各自的名字。
进入病区前,中日友好医院的主任再次给我们鼓气,加油,让我们增添了一份信心。
进入病区不到一小时,我感觉到了头痛、呼吸困难,其他队友都有类似症状。我内心挣扎了一下,深吸一口气,暗暗下定决心:要坚持下去,坚持一定可以做到!
向龙是队里为数不多的男孩儿,他果断地承担起照顾女孩的责任,能做的事抢先做,以致于女孩们不用消耗那么多的体力。事后兆芳说,都说部队里的战友情深,我深深感受到,我们也是白色战场上的战友,大家互相询问身体情况,互相帮助互相关心,我们这支队伍一定能圆满完成任务平安回去。
铃声响,是我分管的40床患者。
第一次近距离接触患者,虽然穿着防护服还是有恐惧的心理。我慢慢走近大爷,大爷说要喝水,我帮大爷倒好了热水:“大爷,您慢点儿,别烫着了”。大爷不停地跟我说着感谢。那一刻,望着无助的病人,突然有一种心酸,他们被隔离在病区内,无法与家人团聚,更需要我们的关心。那一刻我不再恐惧,救死扶伤是医者的神圣使命。
我们工作的病区很安静,而唯有大家不畏艰险,穿着鞋套转身进入病房打出的“沙沙”的声音,不禁令人泪目。
下午13:00,下班时间。
要脱去层层防护,脱掉防护服也是技术活儿,因为外层已经被病毒污染,脱的时候如果外层的病毒抖落飞扬过多,会造成很大传染风险。脱一层喷一次消毒液,脱下防护用具,是泡白的脸,一层又一层久久散不去的勒痕。
16:30到达酒店,每个人都已经筋疲力尽,后勤组的鸿兰和慧娟为我们将热乎乎地饭菜送上门……
今天是平凡的,
今天是伟大的,
今天是疲惫的,
今天是感动的.....
我们是一个积极向上的团队,我们是永不放弃的和平人!
(附属和平医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