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日 星期日 赴武汉班机
14年前在党旗下宣誓的时候,从未想过有一天要这样千里迢迢来践行自己的承诺。
电视机里每天更新的数字,每一次变化都牵动着全中国人民的心,接到紧急调派的通知,不到一天,23名同院的战友已经身赴武汉。
一路上,领导,家人和同事朋友们一个个发来信息,殷殷嘱托,声声鼓励……身上肩负众多期望,压力倍增。然而,共产党员的字典里只有迎难而上,没有望而却步!
武汉,我们来了……
2月2日 晚 江畔驻地
2号下午六点左右抵达驻地,暂时休整待命。
驻地酒店临江而建,江景极美,整个城市异常寂静,只有对面的楼体LED大屏整屏打着“武汉加油,感谢全国人民!”
在这样特殊的环境下,这么大的城市遭受这样突如其来的创伤,突然觉得特别伤感……
2月3日 晨 江畔驻地
初到武汉,各种要调整和面对的问题都很多,昨晚到凌晨还在开会讨论。
担心今天有什么特殊安排,所以早上还是很早就醒来了。
平时习惯了孩子们每天晨起咿咿呀呀的吵闹声,这样安静的早晨倒是难得。
窗外,江面上一条拖船慢慢的驶过,江面荡起淡淡的涟漪———北方难得一见的景致。
江对面的高层建筑还静静地躺在晨雾里,整个城市似乎酣然未醒的模样……
手机的微信群里,领队发来了今天的安排,主要以培训为主,收起对家人的不舍,也抛开所有的忐忑,要尽快进入角色了。
2月3日 晚 江畔驻地
培训和动员部署会议选在了同一天。
得知即将和中日友好医院的专家同仁合作承担起新型冠状病毒重症患者的医疗救治工作。听到先期抵鄂的专家介绍当前抗疫形势严峻,所有队友都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时间紧,任务重,学习内容干货满满。同时,能和一流的团队并肩战斗,压力和动力兼具。
今天的信息量不小,知道专家对个人防护要求极严,别的医疗队都陆续离开,只有和平的战友们很有默契的自觉留下来,到晚上十一点多依然没有离开会场,利用手头有限的物资反复锻炼穿脱隔离衣。
明天,或许就要上战场了!
加油,诸位!
2月6日 周四 阴
终于上战场了!
5号下午,我们小组八人第一次进入同济医院隔离病房值夜。下午9点到凌晨1点的班,需要提前两小时集合乘坐统一调派车辆从驻地出发。
进入病房,一起工作的,还有中日友好医院、同济医院和山西省医的同行们。简单的患者交接班后,再次按区分组。大家开始工作,虽然从未搭班配合,但是大家按部就班,默契的点头,打手势,迅速进入各自的岗位。
在这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下,彼此辨认的唯一办法,是对方隔离衣上黑色记号笔标记的医院和名字。最大的困难不是工作本身,是厚重的防护服,模糊的护目镜,汗湿的衣襟,戴多层手套后僵化的手指,最难控制的是个别患者的焦虑情绪和各种不可预见的突发状况。
我们十余人负责病房50名左右重症患者。除了专业的护理工作,因为没有家属陪伴,生活护理以及心理疏导都属于我们的工作范畴。
夜班工作量相对白天较少,给患者打水,换纸尿裤,测量生命体征,输液,发药,吸氧……平时手到擒来的工作,穿上防护装备后,大家的行动略显笨拙,但是每个人都一丝不苟。
凌晨两点,已经超过交接班时间一个小时。但是接班的兄弟医院同事还迟迟没有来。娅娅的靴套有了破损,我的鞋套也已经磨掉了,伟科的面屏也有点松脱,大家的口罩都已经潮湿变形,衣服早就湿透了。但是病房还一直有工作,谁也不能懈怠……
凌晨3点半,终于坐上返回酒店驻地的车。经过酒店门口集中的消杀处理——返回房间的消杀洗漱——躺在床上已经5点多了……
回顾这一天的工作,能在完全陌生的工作环境把工作圆满完成,离不开大家齐心协力。组里赵娜护士长负责和合作医院的协调对接,事无巨细妥帖安排;宏光和伟科两个男同志一点也不像表面的大大咧咧,扶老人去卫生间,安抚患者休息演绎别样的温暖;杜丽一穿上厚厚的防护就各种不适,呼吸不畅,手臂上成片的皮疹……但她依然坚持不停的尝试;孝芬说她最不善言辞,——的确,我是见过她咬笔头写入党申请书的样子的,但是工作中却毫不含糊;温婉的娅娅笑点太低,但是她的笑容是缓解紧张气氛的清泉;我和老同学向芳搭档,一静一动,合作无间。海娇和小霞今天作为我们的后勤官,为我们解决后顾之忧。
隔壁的文丽和我们并不同组,但一觉醒来,她已经贴心的帮我们领来了中午的盒饭……
明天凌晨三点钟我们将再次“出征”,相信我们这支来自和平不同科室,团结一心的和平小分队,一定可以不辱使命!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和平加油!
武汉加油!
中国加油!
(附属和平医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