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属和平医院荣膺国家级“结构性心脏病中心”建设单位
为提高我市心血管疾病学术水平,推动我市心血管专业发展,1月11日上午,由长治市医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主办、附属和平医院承办的“2024年长治市医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结构性心脏病论坛暨京长对口合作学术交流会”在附属和平医院召开。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安贞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众位专家莅临指导,附属和平医院副院长纪爱芳出席,科研科主任武平、医务科副主任郭婷婷,心内科、心脏大血管外科、超声科及CT专业相关医务人员参加。会议由心内科副主任赵宇红主持。
纪爱芳在会上致辞,她向各位专家莅临指导表示衷心感谢,向参会同仁表示热烈欢迎,希望通过本次培训交流,进一步提高本区域结构性心脏病的综合诊治能力和水平,从而推进心血管内科领域的发展。
会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安贞医院刘新民教授为附属和平医院结构性心脏病团队颁发“全国心血管疾病管理能力评估与提升工程(CDQI)结构性心脏病中心”建设单位牌匾,标志着附属和平医院结构性心脏病的治疗发展迈上了新的台阶,也为双方医院后续的学术交流奠定了扎实基础。
学术交流环节。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安贞医院刘新民教授就《极简式TAVR的安贞经验》进行交流发言,姜正明教授分享了《二尖瓣、三尖瓣反流介入治疗进展》,闫云峰教授就《TAVR瓣膜的选择技巧》进行汇报。澳门仁伯爵综合医院林积均教授(安贞医院进修中)及安贞医院席子惟教授也进行了相关内容的汇报分享。之后,附属和平医院心内科的杨一波医生及马灏医生从实践出发,分享了两例附属和平医院完成的TAVR和TEER病例。最后,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夏昆教授进行了线上《关于PFO的几个误区》汇报。
结构性心脏病,尤其是瓣膜性心脏病,长期困扰着无数患者和医者。介入治疗的出现,成为攻克这一难题的有力武器。目前,附属和平医院心血管内科已常规开展了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同时TAVR及TEER 技术也日趋成熟,为老区百姓的健康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本次会议的成功举办,为附属和平医院心血管内科团队提供了与顶尖专家交流学习的宝贵机会,进一步拓宽了医护人员的视野,汲取了先进经验,将助力附属和平医院在结构性心脏病治疗领域不断突破,持续为老区百姓的健康福祉提供坚实保障。
(附属和平医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