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科研团队参加的SSaSS国际合作项目取得重要研究成果
由我校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系冯向先教授、李志芳副教授等组成的科研团队,以及数十名研究生和本科生参加的一项名为“SSaSS”的国际合作项目研究发现,中国人只要在做饭时,将厨房里的普通食盐换成低钠盐,就可以显著降低罹患脑卒中、心脏病和全因死亡风险。8月29日,这一重要研究成果在法国巴黎举行的欧洲心脏病学会“热线研究”上公布,同时在全球顶尖的医学类学术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简称NEJM)上发表。
该研究采用的低钠盐含有75%的氯化钠和25%的氯化钾,是一种低钠高钾的食盐代替品。由于高钠和低钾摄入都与血压升高以及发生脑卒中、心脏病以及过早死亡的风险相关,低钠盐可以同时发挥减钠降压和增钾降压的“双重降压”作用,通过同时解决这两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低钠盐带来了“双赢”效果。既往已知低钠盐可以降低血压,但直到今天它对脑卒中、心脏病以及死亡的影响一直不甚明确 。该研究结果还表明,低钠盐对人体并无危害。
该研究项目涉及中国五个省份和自治区,涵盖了山西、河北、辽宁、宁夏和陕西的600个村庄,我校科研团队负责SSaSS项目在山西省高平市和长治市上党区共120个农村开展科研工作。研究时间跨度为2014年4月至2020年12月,共纳入21000名有脑卒中史或年龄大于60岁且血压没有得到控制的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该项目通过随机进入干预村的研究对象为其免费提供足够的低钠盐, 以满足所有家庭烹饪和腌制食物的需求,随机进入对照村的研究对象则继续使用普通食盐。在平均近5年的随访中,有大约3000人新发脑卒中,通过干预组和对照组相比,发现前者的脑卒中风险降低了14%,总心血管事件风险(合并了脑卒中及心脏病发作)降低了13%,过早死亡的风险降低了12%。
研究结果表明低钠盐在降压和降低罹患脑卒中、心脏病及全因死亡风险中安全有效。根据研究结果,建议我国出台相关政策,大力鼓励食盐生产商和零售商生产和销售低钠盐,同时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推广低钠盐和减少普通食盐的使用,特别是高血压患者应考虑使用低钠盐来代替普通食盐进行烹饪、调味和腌制食物。
链接
关于食盐和健康
在全球范围内,过量摄入食盐(每天摄入超过5克)导致每年300万人死于心脏病、脑卒中和相关疾病。
前述五分之四的死亡来自中低收入国家,近一半的人年龄在70岁以下。
全球平均食盐摄入量几乎是建议摄入食盐量的两倍。
在187个国家中,有181个国家(占全球总人口的99%)的平均食盐摄入量超过了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每天5克,即略低于一汤匙的食盐摄入量。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系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