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山西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公布了2023年度教育系统党建创新案例评选结果,我校推选的《党建引领医学教育 服务乡村振兴伟大实践——长治医学院第一村医》和《红色传承担使命 医者精诚践初心——王婷医生工作室》两个党建案例成功入选2023年度教育系统党建创新案例。
此次党建创新案例征集活动由山西省委教育工委统一组织,全省教育系统各级党组织积极申报,经专家评审,共遴选出主题突出、鲜活生动、示范性强的党建创新案例91个。
近年来,校党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党建工作与学校中心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加强基层党建工作创新,深入推进基层组织建设“二十项工程”,深化“五星级党支部”创建,打造“一系一品”党建品牌,全面推进党建工作提质增效,持续增强各级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校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
获奖案例展播
案例一
党建引领医学教育 服务乡村振兴伟大实践
——长治医学院“第一村医”
“第一村医”是校党委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进的一项响应国家战略、融入区域社会、服务民生福祉的重要制度性安排。3年多来,学校主动服务国家战略,积极融入区域社会,发挥和平医疗集团学科专业人才及资源优势,接续向壶关县、上党区、平顺县、潞城区、黎城县等5县(区)、24个乡(镇)、77个行政村派驻“第一村医”5批次185人次,直接辐射服务人口达10万余众,有力地推动了城市优质医疗资源的扩容下沉,纾解了农村地区医疗卫生供给侧结构性矛盾,赢得了各级政府的充分肯定、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和农民朋友的热情欢迎。
“第一村医”坚持“一人驻村、联村服务”的原则,形成了“1111”保障机制和“115”工作格局。每个县(区)派驻1个工作队,每个工作队背后都有11家医院专家团队作坚实支撑;每3名“第一村医”为1个工作小组,每个工作小组辐射一个乡(镇),每月在所属乡(镇)卫生院开展1次联合诊疗;每人驻守1个行政村,每名“第一村医”都着眼于健康乡村建设统筹,致力于做好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及健康教育“五位一体”的驻村服务。
目前,“第一村医”共开展驻村诊疗280余场次,接诊18400余人次,编印健康宣传资料3800余份,针对村医和普通村民开展心肺复苏、慢病管理等知识普及和专业技能培训35场次,受众2800余人次。疫情防控期间,还为9个行政村开通了互联网工作站,远程接诊200余人次。另外,学校还主导举办了“基层卫生人才能力提升暨优化拓展‘第一村医’服务功能培训班”,先后近200名基层卫生工作人员参加了培训。
“第一村医”是校党委主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践行高等教育重要使命的创新性举措,扎实高效地推动了以医学教育之力服务乡村振兴的各项工作,为高标准地推动好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守护百姓安康提供了坚实的政治保证。
我校召开首批“第一村医”轮换暨先进表彰大会
长治医学院和平医疗集团“第一村医”工作座谈会
“第一村医”工作剪影
案例二
红色传承担使命 医者精诚践初心
——王婷医生工作室
王婷,中国共产党党员,附属和济医院呼吸内科主治医师。在抗击疫情期间,王婷医生和父亲时隔十七年接力出征的感人故事被央视《新闻联播》、央视新闻频道等栏目相继报道,三代人的接力、医者仁心的传承感动了全国人民。王婷医生曾荣获第20届“山西青年五四奖章”、“全国抗疫最美家庭”、“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全国三八红旗手”、“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附属和济医院党委成立王婷医生工作室,探索新形势下基层党组织治理模式。该工作室充分运用专业优势,通过走访、约访等方式,深入农村、社区和临床一线开展调查研究工作,面对面、零距离地了解党员群众思想生活工作等方面的真实诉求,建起党群“连心桥”,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工作室通过讲述以王婷为代表的临床教师优秀事迹,以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做好学生成长成才路上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在王婷医生工作室的带动下,工作室成员先后有100余人主动认领任务,在10个县区30余个村累计服务群众1800余人次,并赠送药品和医疗器械等物资,将优质医疗资源送到最需要的地方,传承长医精神、践行医者使命,充分发挥了先进典型的模范带头作用。
王婷医生和她父亲时隔十七年接力出征的感人故事被央视《新闻联播》报道
2021年10月25日,王婷作为省党代表出席山西省第十二次党代会
王婷带领学生一同参与“第一村医”工作
(组织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