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医学教育创新发展要求,扎实推进“新医科”建设,全面提升本科教育教学质量,我校于8月中下旬持续开展本科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三步走”专项行动第三阶段工作。本阶段以“基层落地、全面整改”为核心,通过推动问题整改走深走实,实现我校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8月下旬,学校邀请中国医科大学于宏教授开展医学教育评价与考核测量专题培训,围绕课程评价体系构建、试题命制与分析、学习成效评估等内容进行系统讲解。各院系(部)教师积极参与,通过理论学习与案例研讨,进一步掌握了科学的教育评价方法,为优化课程考核与反馈机制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各院系(部)统筹下,所属教研室全面开展问题整改汇报会。校领导与校教学督导委员深入一线,全程参与指导,确保整改工作落到实处。各教研室紧扣前期梳理的“问题清单”,从课程设计、教学实施、评价改革、资料归档等方面逐一汇报整改措施与阶段性成效,展现出基层教学组织强烈的责任意识与务实作风。
为进一步夯实教学质量,各教研室针对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开设课程开展了全面磨课活动。聚焦课程设计、OBE理念落实、课程思政融入、信息化教学手段应用等关键环节,教师们在集体备课中相互启发、共同打磨,不断提升课程的高阶性、创新性与挑战度。基础医学院打破学科壁垒,以构建系统化、整合化知识网络为目的,组织跨教研室集体备课,协同研讨教学设计,真正实现了“大教研、大联动、大提升”。四个临床学院率先示范,组织内、外、妇、儿等教研室开展专题教学研讨会,通过现场教学、说课展示、互动点评等形式,推动临床教学同质化、规范化发展。各教学单位积极响应,形成“以磨促改、以改促优”的良好氛围,基层教学活力显著增强。
第三阶段专项行动不仅是对前期工作的深化与巩固,更是对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的再动员、再落实。通过校、院、教研室协同推进,我校构建起“问题—整改—提升”闭环管理机制,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
通过为期两个月的本科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专项行动,全校上下进一步统一了思想、凝聚了共识,深刻认识到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各单位以问题为导向、以整改为抓手,系统梳理教育教学环节中的短板与不足,有效推动了课程体系优化、教学方法创新和评价机制完善,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显著增强,基层教学组织活力持续释放,“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为构建高水平本科教育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教务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