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
一封来自山东日照的感谢信
跨越千里寄到长治医学院
写信人是山东莒县
小学生牛译堃的父亲牛衍诚
信中反复提及一个名字——
该校第一临床学院医2211班
学生朱兰芳
这封信揭开了7月7日
莒县水库边那场惊心动魄的救援
一根长杆撑起两条生命
7月7日傍晚,山东日照莒县,小学生牛译堃独自在水库边刷鞋。因嫌近岸水浑浊,他走向深处寻找清水,却一脚踏空滑入深水区。“我看见他喊着救命,在水里一沉一浮。”52岁的牛吉亮正巧骑车载着孙女路过,听到微弱呼救声,急忙安置孙女后就甩掉鞋子跳进水中。
离岸30多米,水挺深,牛吉亮拼力将小译堃托出水面往岸边游,由于小译堃本能地挣扎,加剧了救援难度,游出十几米后,牛吉亮体力耗尽。
千钧一发的时刻,朱兰芳出现了!
她的手里拿着一根长杆,身后跟着她的母亲,母女二人将杆伸向牛吉亮,牛吉亮一手紧抓杆子,一手托住男孩,两人终于浮到岸边。
“上岸后,孩子吐了好多水,小脸都发青了。”牛吉亮告诉记者,现在回忆那个画面,仍心有余悸。而朱兰芳确认两人无碍后,搀起母亲默默离开,甚至没留下姓名。
寻找不留名的救命恩人
“救命之恩必须感谢!”男孩父亲牛衍诚得知消息时,孩子已经脱险。他只知道有位“牛师傅”和一对母女救了小译堃,其余信息一无所知。
牛衍诚的寻恩之路从村里微信群开始。他发出母女照片询问,无人认识;又跑到水库管理站查监控,终于锁定两人离去的方向。经过三天大海捞针般的打听,他辗转得知女孩来自邻村,名叫朱兰芳——是山西长治医学院的学生。
“我起草了一封感谢信,请村里人帮忙修改。”牛衍诚将信寄来山西,信中写道:她的勇敢与果断,展现出了当代大学生的责任担当和高尚品格……这更是对社会正义和善良的有力诠释。
当辅导员尹嘉嘉接到电话时,朱兰芳的救人故事才首次被知晓。“孩子从没提过这事!”尹嘉嘉既惊讶又自豪。
“换做谁都会这么做。” 面对赞誉,朱兰芳有些腼腆。这个即将升入大四的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时刻谨记“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医学生誓言,“当时没想别的,就觉得学了这么久急救知识,关键时刻就得上。”
新时代青年的担当有为
“我和母亲是正巧路过,在水库那儿看荷花,听见呼救声,就看见水里有个小孩在扑腾,一个大爷托着他,看起来有些力竭。”朱兰芳告诉记者,救人的本能促使她在附近寻找长杆,和母亲合力施救,“也感谢牛大爷,是他的挺身而出,才有了我们合力让孩子脱险的圆满结局。”
朱兰芳的救人善举绝非偶然。记者了解到,在长治医学院,她是同学眼中的“阳光担当”——担任生活委员,连续两年获校级奖学金,去年11月已成为入党积极分子。“班费管理、采购物资都是她负责,非常认真负责,分享一个细节,大家用过的凳子,她每次都会自发地轻轻归位。”辅导员尹嘉嘉细数朱兰芳的日常点滴。
“我们医学院几乎每年都有学生见义勇为的事情,学校长期开展‘爱心导诊’等志愿活动,将‘厚德精业,济世报国’的校训融入实践,朱兰芳的选择,是医者仁心的鲜活诠释。”长治医学院第一临床学院院长张文平说。
无独有偶,救人者牛吉亮的故事同样动人。这是他第三次水中救人——13岁时就曾救起落水女孩。“现在那家孩子都成家了,逢年过节还来看我。”他笑着说,“这次多亏朱同学母女,我当时是真撑不住了。”
问及救援动力,立志成为外科医生的朱兰芳脱口而出:“‘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入学宣誓时就刻在心里了。”在她看来,这次经历让医学生的责任从抽象化为具象:“真正伸出手的那一刻,才懂得何为担当。”
记者手记:
一根救援杆
连起三双托举生命的手
一句“就得上”
正是新时代大学生的朴素担当
所谓担当
是他人危难时
选择向前一步的刹那本能
所谓担当
也是时代对青年的期许
不必惊天动地
却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
不是豪言壮语
却用行动践行
这或许就是青春最好的模样
当00后开始成为社会的中坚
我们或许不必追问
“他们能否扛起责任”
因为答案就在
朱兰芳冲向水库的背影里
在那句 “换作谁都会做”的朴实里
——这,就是新时代青年的担当
不喧哗,却滚烫